兩聲道立體聲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
http://www.bcdcep.com.cn/ 來源:索蘭影音 關鍵詞:聲道 立體聲 一些
緊接上回分解。立體聲發(fā)燒友總是歧視多聲道系統(tǒng)在音樂播放時的表現(xiàn)。下面就讓我們舉個實例進行分析。
一套5萬元的立體聲Hi-Fi系統(tǒng)PK一套5萬元的5.1聲道家庭影院音頻系統(tǒng)。
立體聲系統(tǒng)比較簡單:2只音箱,1臺CD機,1臺功放,總共4臺設備外加一些線材。
家庭影院音頻系統(tǒng)的設備就比較多了,6只音箱,1臺AV功放,1臺藍光播放機,總共8臺設備外加一些線材。
算術題大家應該都會做:
立體聲系統(tǒng)的設備平均價格=50000/4=12500元(不計線材)
家庭影院設備的平均價格=50000/8=6250元(不計線材)
如果刨去品牌等因素的影響,就單純從價格上來說,影院設備的質量應該不如立體聲設備的。
立體聲產(chǎn)品電子線路相對簡單,元器件少,在售價高的基礎上,立體聲廠家可以使用很好的音頻元器件。而普通的影院產(chǎn)品大部分是規(guī)模化量產(chǎn)型產(chǎn)品,電子線路復雜,元器件繁多(視頻處理+多聲道音頻),還要負擔昂貴無比的Dolby/DTS/THX/SONY藍光專利費用(功放和藍光機都要付費),你想想,AV廠商能使用高質量的音頻元器件嗎?如果每一個電阻和電容都差人一等,分頻器和喇叭單元再差幾檔,那么累積起來,那差得就比較遠了。這還是5.1系統(tǒng),如果是現(xiàn)在最流行的7.1系統(tǒng)呢?那么不是還要差嗎?
另外,播放音樂的時候,一般大家都會拿CD去做比較。CD是兩聲道錄制的,自然是兩聲道還原播放的時候最為準確。如果是用AV功放的Pro Logic II或者Pro Logic IIx上變換為5.1或者7.1聲道來聆聽,還原的準確度肯定是差一點的啊。
杜比Pro Logic II或者Pro Logic IIx是一種矩陣解碼電路,它們可以自動探測左右輸入信號的電平高低與相位——同相同幅度的信號(比如歌手的歌聲)就會分給中置(音樂模式下可調整分配比例),反相的信號(比如錄音時加入的效果聲和混響聲)就分給環(huán)繞。實際的信號分配還要稍微復雜點,不過大體原理是這樣的。這種自動轉向的分配體系讓兩聲道的信號播放重新煥發(fā)了活力,但原始信號畢竟不是在多聲道模式下錄制完成的,任何附加的處理都可能會導致聆聽某些立體聲音樂節(jié)目的時候與原始錄音不太一致,再加上5.1/7.1音頻系統(tǒng)的調試也相對比較復雜,那么整體播放效果有可能會更差一點,所以,這你就可以理解,為什么很多立體聲發(fā)燒友不喜歡用多聲道模式來聆聽立體聲音樂。
但是,即使AV功放設置在2.0直通(關閉超低音),或者2.1模式(開啟超低音),功放音頻組件和喇叭單元質量上的差異會仍然會導致多聲道系統(tǒng)在播放兩聲道音樂時音色不如同價位的兩聲道系統(tǒng)。
但是大家回過頭來想想,這種PK是基于公平與公正的競技平臺嗎?如果真是要PK音質,我覺得,5.1/7.1系統(tǒng)的總價值至少應該在15萬元以上(大家都使用同廠同系列的產(chǎn)品,電子產(chǎn)品的音頻組件質量基本一致),并且,播放的節(jié)目應該是同一節(jié)目的立體聲版本和多聲道版本。這樣的PK才算是比較公平的。
那多聲道系統(tǒng)在播放音樂時的性能能否超越傳統(tǒng)立體聲系統(tǒng)呢?如果是,那主要體現(xiàn)在哪些方面呢?
說到這里,我們不得不回到發(fā)燒的原點——Hi-Fi,英文全稱“Hi-Fidelity”,中文一般翻譯為高保真。那么高保真的含義是什么呢?究竟怎么樣才算是高保真呢?從音樂還原播放的角度來分析,分為大致以下兩種情況:
1) 在家中聆聽音樂的感覺與在音樂會現(xiàn)場聆聽基本一致
2) 在家中聆聽音樂的感覺與錄制這張CD的錄音師聽到的效果基本一致
那第1種情況可能嗎?很遺憾,完全不可能,接近都很難。為什么呢?
音樂會現(xiàn)場表演(比如交響樂隊在音樂廳演奏),有如下特點(摘自Floyd Toole博士的書):
1) 聲源是多方向性的(小提琴在拉奏某些頻率的聲音時,聲波輻射居然是垂直向上的,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吧?),聲波向各個方向輻射,大多數(shù)的聲源都遠離聽眾。大家請看下圖,大家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小提琴拉奏不同的旋律時,聲波的輻射角度很不一致,形成上下左右前后的立體3D聲場。你家的音箱,就算1億元一對,播放小提琴演奏的時候能產(chǎn)生垂直向上的高頻嗎?就算某些音箱在頂部安裝有高頻“蘑菇頭”,你的音箱可以按指定角度輻射不同頻率的聲波嗎?
2) 房間反射所產(chǎn)生音色、空間感和包圍感的感知是聽眾感受音樂的主要方式(意思是反射聲占主導地位)
其他3個特點此處省略,有興趣的燒友可以自己查閱相關資料。
博士提到很關鍵的一點是,在音樂廳的樂隊后方,一般有一塊很大的反射板,這塊很大的反射板將樂隊所發(fā)出的聲音混合在一起,然后推送給演奏者和前幾排的觀眾。這種反射所形成的3D聲場是極其復雜的,家庭中所使用的兩只強指向性音箱完全無法還原出現(xiàn)場的聲場效果。使用多只音箱并配合多聲道錄音聲軌,也無法還原出那復雜的3D聲場,但是,中置聲道和環(huán)繞聲道的加入,提升了觀眾音色、空間感和包圍感的感知度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多聲道系統(tǒng)是優(yōu)于立體聲系統(tǒng)的。
傳統(tǒng)立體聲聽音是不是都講究“幻像結像”效果呢?就是說,人坐在兩只喇叭的正中間,能聽到歌手的聲像定位剛好出現(xiàn)在你的正前方。但是,如果有一只專用的中置音箱,中間聲像的定位結實不漂移,誰還在乎那一動就消失的幻像效果呢?大家不忘了,幾十年前,科學家就是想用三只音箱來還音播放的啊!另外,環(huán)繞聲道能播放環(huán)境聲效,大幅度提升了包圍感與臨場感。還有,5.1錄音中還配置有LFE低頻效果聲道,低頻下潛力和峰值儲量也超越立體聲錄音啊!
那為什么我家的家庭影院系統(tǒng)播放多聲道音樂就是不好聽呢?
答:幾個可能的因素——聲學環(huán)境,設備擺位,座位的位置,器材質量,調試,錄音節(jié)目質量。所有這些可能影響音質的環(huán)節(jié)都會在以后的章節(jié)中一一為大家進行剖析,然后眾燒友們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系統(tǒng)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,然后對癥下藥。
MAX小貼士1:音質不好,首先想到的,肯定不是更換器材。很多時候,你家的器材已經(jīng)足夠好了!
這里鏡頭閃回到第一章中出現(xiàn)的那位500萬發(fā)燒伯,當時和他聊天,他說,JBL K2-9800我很早以前都玩過了,其實也就那樣吧。今天我很想穿越時空,回去告訴他,“大哥,K2-9800直到今天都是難以超越的巔峰之作,在您這超大的空間里,K2-9800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(fā),都比你現(xiàn)在這對我叫不出名字的、樣子稀奇古怪的、價格貴到咂舌的東東好很多!”“你這對東東,放在你那30平米的書房里可能更合適一點。”
好,我們再來看看第2點。很遺憾,無論是多聲道系統(tǒng)還是立體聲系統(tǒng),你都無法確定,你所聽到的CD效果,是否和當時錄音的時候一致。某科學家測試了全世界250間立體聲錄音室,在錄音師的座位位置測試了監(jiān)聽揚聲器的遠場頻率響應曲線。大家可以看看下圖,差異多大啊,特別是在低頻區(qū)域(器材調試和房間低頻駐波都會引起類似問題)。這些錄音室都使用了相似或者類似的專業(yè)錄音器材。
想象一下,如果錄音師在錄音的時候聽不到某個頻段的低頻(如最下的那一條曲線),為了達到足夠的聆聽響度,他勢必在錄音的時候就錄制更多的低頻。那么在你家還原播放這張CD的時候,你覺得低頻很“肥厚”,那未必你家器材或者調試的問題吧??
THX在前幾年設定THX Music模式的時候,嘗試與音樂錄音界合作,尋求標準化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這個行業(yè)完全沒有標準,于是就放棄了這個計劃。
一個小小的實驗就能發(fā)現(xiàn)音樂錄音工業(yè)嚴重缺乏標準,比如你播放不同的CD,為了達到滿意的聆聽響度,功放的音量位置是不是是經(jīng)常需要調整啊?但是,你連續(xù)播放幾張Dolby Digital音軌的電影節(jié)目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主音量一般都在同一位置。這個實驗說明,CD的錄音參考電平每家公司都不一樣,完全沒有標準啊!放多響的聲音,完全是聽眾自己決定的。
你什么時候看到,立體聲發(fā)燒友用Radio Shack聲壓表來校準立體聲系統(tǒng)的還音電平?即使有測試儀器,你究竟要將音量調整至多少分貝才算標準呢?而剛入行的AV初燒友都知道,AV功放里的粉紅噪音是用來校準75dBc電影還音電平的。
在國外,很多立體聲Hi-Fi設備的生產(chǎn)商在演示器材的時候都傾向于使用知名大公司出品的CD,如Telarc, EMI等。小公司出品的CD,誰知道究竟好不好呢?
但是,電影工業(yè)是有標準的!只要資金足夠雄厚,搭建視聽室的時候嚴格遵守各項專業(yè)技術指標,你就可以聽到與斯皮爾伯格所聽到的一樣的效果。
鏡頭回到很多年前的廣州,在海印電器城,筆者陪著第一次來中國的THX培訓講師John Dahl老先生逛店,體驗中國家庭影院的實際水平。我們來到一間非常高檔的展示廳,器材價值不菲,店主欣然為外賓播放了一段當時比較流行的《汽車總動員》。筆者詢問外賓的感受,老先生說:“演示效果真的很離譜也,和原始效果完全沒法比,當年在錄制這個片段的時候,我就坐在錄音師的旁邊,當汽車引擎突然轟鳴起來的時候,我差點從凳子上摔下來,今天,完全沒這種感覺!”。依稀還記得的,那套系統(tǒng)的價格,至少在80萬以上。
本章小結:
1. 其實本人并不是反對立體聲音樂發(fā)燒,聽音樂本來是件陶冶人情操的事,本應該是值得提倡的。IT界的名人周總就經(jīng)常鼓勵身邊有錢的朋友購買音響器材在家里聽音樂,我覺得這很好啊,總比經(jīng)常泡夜店,唱K好多了。但是,當這種文化變?yōu)橐环N可怕的“巫毒”的時候,恐怕對整個行業(yè)都很不利了。
2. 經(jīng)常有人說“換一根某某品牌的線,低頻音質立馬就脫胎換骨”,“大哥,你的頻率響應在38Hz處有個超級大谷,你基本聽不到那個頻段附近的低頻,你換根線,低頻音質怎么就脫胎換骨了呢?難道那根神奇的線智能地檢測出38Hz處的大谷,然后用魔力將它頂回去了呢?
3. 立體聲發(fā)燒音響行業(yè),還是會繼續(xù)存在下去,存在即是合理的,存在就是有市場需求的。無論這篇文章的影響有多大,從今往后的20年,還是會有很多人花重金購買名牌的線材,音箱等等發(fā)燒產(chǎn)品。即使是在定制安裝行業(yè)很紅火的美國市場,立體聲發(fā)燒產(chǎn)業(yè)依然有著它的市場和追隨者。
4. 我想提倡的,是以一種更加科學和求實的態(tài)度去追求夢想中完美的音質表現(xiàn),無論是立體聲Hi-Fi還是多聲道系統(tǒng)。消費者不斷攀升的對品質的追求才是促進整個影音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動力。